皖残就业〔2020〕8号
各市残联及就业服务机构: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托养、就业等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为促进我省盲人按摩行业健康发展,保障盲人按摩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巩固和扩大我省“助盲脱贫”行动成果,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和省盲人按摩学会联合制定了《安徽省盲人按摩机构复工复业疫情防控指南》,请各地残联及就业服务机构认真执行,指导盲人按摩机构复工复业。
附件:《安徽省盲人按摩机构复工复业疫情防控指南》
安徽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安徽省盲人按摩学会
2020年3月20日
安徽省盲人按摩机构复工复业疫情
防控指南
一、积极做好复工复业前准备
加强防疫知识学习,备足防护物资。盲人按摩机构和从业人员需提前掌握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要求、个人防护和消毒操作知识,并针对按摩服务的特殊性,改进和完善机构内部管理和日常接诊服务流程,认真备足必要的防护物资,如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消毒水或酒精、洗手液、电子体温枪及其它一次性用品等,充分做好复工开业准备。
严格遵守复工规定。由于盲人按摩机构在提供服务时需人员密切接触,人员聚集度高、场所相对密闭,应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防疫指挥机构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下,经履行规定的程序后,方可有序复工复业,不得擅自提前营业。
二、加强工作场所疫情防控和管理
(一)实施顾客凭码进入。盲人按摩机构门口应粘贴支付宝“安康码”二维码或“皖事通”APP二维码,所有顾客及外来人员需手机扫描和出示安康码,工作人员使用电子体温枪对其进行体温排查,体温在37.3°以下且佩戴口罩者,方可准许进入工作场所。
(二)做好工作程序防控。每日上班前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内工作,并进行洗手消毒。若员工体温超过 37.3℃,应要求员工回家或回宿舍观察休息,一旦发现员工有发热、感冒、咳嗽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指导其到发热门诊就诊。按摩师工作时全程佩戴口罩、穿工作服。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提供按摩服务前后、饭前便后、接触脏物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有条件的可再涂抹免洗消毒液,按摩师避免连续操作三小时以上,保持精力充沛,增强自身抵抗力。
(三)保持场所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加强营业场所通风换气,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如室温因通风有所降低,应提醒工作人员和患者(顾客)适当加衣保暖。每天至少两次对工作场所、食堂、卫生间、门厅、电梯、楼梯和卫生死角等使用84消毒液兑水或75%酒精进行喷洒消毒,门把手等频繁接触部位应适当增加消毒次数。每天对工作服进行清洗消毒,床单、按摩巾布等物品要一人一换,及时消毒。有条件的按摩机构可增加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每天在营业前对经营场所进行30 分钟空气消毒。
(四)避免人群聚集和集体活动。各盲人按摩机构要引导员工在使用通道、电梯、楼梯时有序排队,保持适当间距。减少开会,需要开的会议要缩短时间、控制规模,保持会议室空气流通,提倡召开视频或电话会议。员工集体宿舍原则上每间不超过3人,每张床间隔不少于1.5米,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错时上下班。疫情期间,尽量采取预约制服务,严控入店人数,避免人群聚集。暂停长时间在密闭空间操作的服务类目,尽量避免客户长时间逗留。在服务过程中,应减少与患者(顾客)不必要的交谈,按摩师和顾客须全程佩戴口罩。
(五)加强员工用餐管理。为避免人员密集和交叉感染,各盲人按摩机构必须落实员工分餐制,采取饭菜提前装盒、分散就餐、错时就餐等方式,防止排队和扎推用餐。员工用餐时应避免面对面就坐,不与他人交谈。用餐后需对员工的餐具进行高温消毒,餐桌椅使用后也应及时进行擦洗和消毒。
(六)规范垃圾分类处理。各盲人按摩机构在工作场所应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加强垃圾箱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三、指导员工个人防护
盲人按摩机构应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复工后疫情防治知识科普宣传,充分了解防治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增强防护意识、支持配合防控工作。按照机构所在地政府要求配合社区进行分区分类健康管理。对于来自或去过疫情重点地区的员工及其密切接触者,按照规定严格落实医学观察、隔离等措施。告知员工要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手绢等遮挡,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
四、做好异常情况处置
明确单位防控责任。各盲人按摩机构负责人或法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建立按摩店内部疫情防控组织体系,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把防控责任落实到个人。当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进行暂时隔离,并向当地社区及疾控部门如实报告,配合社区及疾控部门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做好疫情应对处置。发现可疑症状员工后,立即隔离其工作岗位和宿舍,并根据医学观察情况进一步封闭其所在场所,同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其活动场所及使用物品进行消毒。出现病例的盲人按摩机构,要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策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点消毒等工作,暂时关闭工作场所,待疫情得到控制后再恢复营业。
五、努力提升按摩技能
疫情防控和复工期间,建议盲人按摩从业人员借助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和各类网络平台培训资源坚持学习,不断丰富和提升中医按摩专业理论知识。特别是学习和掌握养肺护肺提升免疫力按摩手法和技巧,既可以用于指导患者(顾客)居家自我按摩,也有助于复工后推出特色服务项目,帮助患者(顾客)加强防病效果。此外,疫情期间,盲人按摩从业人员可认真撰写专业论文,积极参加省盲人按摩学会组织开展的2020年学术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
六、积极维护客户关系
疫情防控和复工期间,盲人按摩机构和按摩从业人员应扩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主动问候患者(顾客),通过建立微信群、公众号等网络资源介绍本机构复工前后相关防疫措施准备情况,增强其对机构的信任。同时,可提供免费线上讲座服务,结合中医按摩特点,向患者(顾客)进行健康和养生知识(包括防疫知识)宣讲,增进相互间感情,维护现有客户关系,积极开发新客源。